Day3
5:05 出發
5:10 前方大崩
哀!才走100多公尺就要放棄走鐵道了嗎?
這個崩看似高繞後可過,但出發前看航照得知還有幾個崩塌與溪溝要過,要花多少時間難以衡量,我們明天還要下山趕公車,算了,還是直接走稜線吧!直接上切接稜線往西北。
6:45 不經情人池了,直接朝西走。路上草高又溼
過一東西向的乾溝,乾溝旁有疑似開鑿路,但也只有一小段
7:40 接上往給里洛山的稜線路
本以為就好走了,結果是大片芒草的緩稜,布條稀疏,只能抓方向自己找路。經一廢棄獵寮。
8:05 走溝
這邊開始布條比較明顯了,之後進森林稜線變明顯後就好走了
8:30 森林空地,有大鋼杯與瓷碗碎片,小休
8:40 續行
9:35 給里洛山
山頂有水泥建物,好像灶台,日治時期這有建造涼亭,但也看不出來了
往西下,布條超多
10:15 四季林道 給里洛山登山口
10:21 輕裝沿著林道往上走。去探里尾、中尾 (參考曾老師的紀錄與航跡)
跟著鐵道往北
11:45 遇深溝低繞
11:55 里尾。晃晃,感覺沒有很大,罐罐也沒有很多
12:05 續行
12:22 好多罐罐的邊坡耶,往前一點就是中尾了
中尾位於寬廣的稜線,腹地比較大,邊坡及平台上罐罐非常多。
12:50 從這裡就可以直接走稜線上切回四季林道,但我們仍續行鐵道。
經過一小崩,及倒木群,鐵道上的障礙越來越多。
13:10 決定從這邊的小支稜上切回稜線
13:35 稜線北側上的明顯小路
13:43 h2210平台,有些許遺跡
根據曾老師的記錄,這裡是國民政府時代工作站,附近有索道發送點。
發送點的一側木柱還沒倒,而延伸出去的平台木架結構還在
後方索道固定點結構跟以往看到的不同,是挖了二條很深的長型溝,感覺下去我會爬不上來。
蠻特別的。
14:04 繼續沿著稜線往上
14:14 拉白色扁帶上去,回到林道
14:30 回到背包處。往下山的方向
14:43 路旁有個岩壁小水流
14:50 林字瀑布。休息,取水後續行
15:02 瀑布水源,阿~~剛剛幹嘛取水啦!
15:05 林道旁的好營地,平整,離水源又近,應該是獵人有在利用
本來還想走到栂尾再紮營,看到這麼平,立馬決定不走了
Day4
6:00 出發
6:05 林道髮夾彎後直接往南下切,就是栂尾。垃圾頗多,但下方被林道切過,蠻多酒瓶碎片等就在林道的邊坡或路上。
7:10 晃夠了,繼續下切
7:25 接上鐵道,其實就在林道下方10m處。輕裝往中尾的方向
7:31 崩溝瀑,上游就是昨天經過的瀑布水源。同伴試著通過,我坐在原地等
以下為同伴的描述:
「一開始的邊坡下切腳點有點小,但還踏起來蠻實的,小心斜下去至溪後就Ok了。
我繼續走鐵道,經過一小溪溝水源、木橋遺構,然後又遇崩溝瀑布,目測應可下繞通過,但有人還在等我,還是回頭吧!」
在原地等待的我,先幫同伴錄影拍照,然後喬了個舒服的位置坐下,打開手機玩個不用網路的遊戲。疑,一盤都還沒結束她就回來了~~
![]() |
瀑布上方 小小的同伴 |
![]() |
同伴往前走到的崩溝瀑布 |
8:15 回到放大背包的地方。吃點東西,小休一下
8:25 續行一下下,鐵道就接上林道了(須古石線從此處即被林道取代)
9:15 林道下方為須古石工作站,下包去晃晃
垃圾很多,日治跟光復後的都有,腹地也是不小
10:15 續行林道
鐵道從這邊又與林道分開,鐵道沿著等高線轉西;而林道則繼續往北沿著稜線西側迅速下降了。
11:07 林道往加羅湖叉路口
休息上網同伴突然說,有颱風(丹娜絲)要來了!!!! 氣象局已發佈陸警
甚麼!!! 出發前我們都會看預報阿,有個不確定路線的熱帶擾動,但完全沒有預測會往台灣阿!!!
竟然變成迅速增強朝臺灣西南方來,今天下午開始影響台灣。驚!!
前幾天都沒有收訊阿~~ 這時才發現有山友也傳了有颱風要來的消息給我們
11:25 看到新聞後,不敢多待,原本還想說離公車時間尚早,一路可以走得很悠閒的....
趁目前天氣僅是多雲風大但尚未下雨的狀態趕緊下山吧!
一路上不敢休息,我們倆還在講著
「難怪今天風那麼大...」 (但走起來很舒服就是了XD)「怎麼會突然蹦出颱風,我們才上山沒幾天啊~~」
「幸好是下山這天下午才開始影響.... 」
13:00 柵欄處,開始下雨了
13:28 四季活動中心。換衣服、躲雨等公車
15:40 上公車
後記:沒想到這個颱風影響南部慘烈,同伴在的台南連續放了兩天假。台北影響較小,我只能乖乖去上班。
經過這兩趟行程,我的新舊太平點點滴滴要來更新一下啦~~
這趟走完,我們又對太平區的幾處地方有想要再來探探的念頭.....
下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