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2025

【舊新太平】D1-D2 峽月 吉野




Day1


9:00 四季部落公車站牌下車

10:23 第二個紅色柵蘭處

12:00 加納富溪,午餐,小休


12:30 巨木登山口

雖然來過非常多次,但每次經過都還是覺得很美

想想,好像有幾個地方,即使去了很多次,但每次經過都還是會有種不由自主地讚嘆



巨木登山口到源上部間有幾處疑似林道經過,之後有機會應該來走走看。


14:05 檜木池岔路,小休上網


14:30 加羅山豪邁池岔

不知道是不是去姐妹池的人變少了,往姐妹池的岔路不若以往明顯,直接抓方向切入


14:55 姐妹池



經過明顯木馬道後不久便離開往加羅北池的傳統路,向東下切



怎覺得比上次來(2021年1月) 倒木更多、更雜了,動不動腿就掉進洞裡,不然就是採的樹幹斷掉。好難走XD,行進緩慢


到大嶺前林相有比較乾淨且稜線變明顯了,就好走多了


16:10 大嶺工作站


經過鐵道(茅舞支線)後,續往東下


16:45 抵峽月上方的鐵道(茅舞線)

小休一下後先輕裝沿鐵道往西南方向的溪溝去取水




17:05 取完水,回到背包處

本來想直接在鐵道上紮營,但都不平整,於是往下方的峽月找營地,但也都不優,勉強找到一小塊地紮營,不好睡。




Day2

5:20 上爬至鐵道,放下大背包,輕裝先沿著茅舞線往北走


5:30 乾溝,有在滴水







5:53 魯地圖上的水線處1,有水







6:12 魯地圖上的水線處2,有水,這邊是連續3個小溪溝

6:21 乾芒草窩2個

6:27 鐵道接上四季林道處。也是我們之前走到過的地方,航跡連起來了。

(日治時期的茅舞線於光復後便變拓寬為四季林道了,僅這一小段仍保留著原有鐵道的風貌了)


7:30 大背包處

7:35 背起重裝,沿著鐵道往西南(亦是昨天的取水路)





鐵道於接近溪溝處崩塌,下切過溪後,往上爬




7:45 接回鐵道

地圖上的鐵軌大致畫到這邊結束

我們試著往前走走看,路變小,以為沒路了,沒想到過去後路變得好大條


經建三的地圖上在這邊有畫,猜測是光復後林道有開闢至此,有點想繼續走走看,但因不是在這次的計畫行程內,還是作罷,以後有機會再來了。




離開林道,上切往稜線。前段稜線好走,中段變得好陡要四肢並用,後段變平緩後箭竹變多,沿途皆有伐木遺跡。




9:30 接上太加縱走路線,往太平山的方向

9:40 離開傳統路,往南

一整片的苔蘚綠地,好柔軟、好可愛




10:25 見下方鐵軌,茂興線到了,小休一下




根據李瑞宗『再凝望,戰後太平山p.202』圖示,撤除12k以後的鐵道,故12K以前的鐵道上鐵軌都還在,不像舊太平都拆掉了。




10:35 輕裝,先沿鐵道往東走




10:50 地圖上的U型溝,好乾,竟然無水





11:10 大崩塌地

目測應可下繞通過,本來想試試看能不能走到約8.25k的工作站(2021.10來時誤認為是吉野),但大概還差1km,而且在抵達那個工作站前還要再過一個已知的崩塌,礙於時間不太夠,還是回頭吧!


回程看到一個剛剛沒發現的電線桿




11:45 回到下包處

11:55 背起重裝往西,遇一電線桿



12:00 小水源,耶!趕緊補水吃東西,休

12:15 喝夠了,續行


12:22 前方是崩塌溝,有水,這邊有一小支稜

同伴看到鐵軌上的轉轍器,且也是她出發前看早期航照圖有疑似建物,猜測吉野工作站的位置,於是下包搜尋。





我在鐵道往下看,看到下方有個很像鐵器的東西,但還是有點不確定是不是石頭

但又看到一個粗鐵管,一直往下延伸,猜測下方應該有個聚落,才會需要這麼大的鐵水管

往下走,果然看到一些不知用途的鐵器,垃圾,建構遺跡






吉野有數層平台,有水管、鐵桶及戰後的垃圾一堆,但日治的罐罐卻不多,可能是日據的時間不長或是戰後都被掩埋了吧!







此處亦符合李瑞宗老師的《原風景,日治太平山》書中提到吉野位於茂興線10.25k,日治時期此為茂興線的終點,戰後則延伸至20.9k。




不過我們在2021年時,走到的壽工作站之後的聚落,那時猜測是吉野工作站,若不是吉野工作站,那...那個聚落是哪裡?


12:55 逛完了,重裝續行,這崩溝不太好過

13:05 接回鐵道

13:05 魯地圖上的水線,有小水流







13:40 鐵道斷於一個大岩溝,大岩溝之後是莫很溪支流,是陸測畫往金老的警備道,也是溯溪隊伍經常利用這條支流上溯到加羅湖。





我們退回一點找路,下切路很陡且抓點不多,我害怕

結果我輕裝下,同伴來回幫我把裝備和自己的重裝背下去


14:00 溪底,有數根掉落的鐵軌,往上游走發現左側山壁皆是芒草且陡峭,只好改往下游走,再找路上切。







幸好這一小段支流平緩好走,所以警備道才會走這條?


14:20 看見溪右有條小支稜,應該可以上切。決定在此取水

14:30 每人背水3公升,開始上切,雖陡但手腳點算穩固

14:45 爬了50m,突破倒樹芒草後,接回鐵道。之後就沒看到鐵軌了,符合李瑞宗老師的《再凝望,戰後太平山》書中所描述,12k以後的鐵道都拆除了

14:50 鐵道轉彎處紮營

此處亦是2021.10我們從莫很溪上切稜線遇鐵道的交會處,那時有發現一礙子,這次卻找不到了





上一篇:【新太平】機遊上平 白糸 白嶺 蘭台

下一篇:

回首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