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2025

【新太平】機遊上平 白糸 白嶺 蘭台




原定要去竹東林場,因預報不理想取消,我們三個決定改去太平,這段新太平我和同伴都還沒來過,而山友走過一部分,有幾處還沒走過,之前就有聊過哪天要騎機車來把這邊走走,記得也約過一次,但因天氣不好取消,沒想到這周末成行,來到久違的太平。


Day1

與山友在羅東火車站集合後,到前站租一人一台機車,便騎往太平山

抵達見晴停車場,從停車場走人行步道往見晴的方向


10:35 過了24K哩程牌後,隨即往東偏北的方向下切。才下切沒多久就看見電線桿礙子與鐵軌




10:50 約下50M便看見下方鐵道橋




沿著鐵道先往南(往分歧點)的方向走走看

蠻阿雜的,要一直鑽芒草、上切或下繞鐵道斷橋


山友在右下方






11:40 遇前方大片崩塌芒草,覺得難以通過,決定上切回人行步道

因為往回走也不好走,乾脆上切回人行步道更快

此處有很多礙子



11:50 接上人行道後,再次往見晴的方向走

11:57 回到剛才的下切點,再次下切


12:05 接上鐵道,往北,經過方型鐵器及轉轍器後,便抵達上平聚落,見地上有一堆粗鋼纜,想要到處晃晃,但被大量芒草阻攔淹沒,只好放棄續行鐵道。







12:40 上平(白糸)發送點

地上一堆鐵件遺構,還有加水鐵管、已全倒的鳥居,僅見倒地的卡榫木柱 (李瑞宗『原風景,日治太平山p.267』) 。2022年曾老師來時,鳥居才半倒,可惜現在已全倒,我們差點沒找到。

平台旁有一條明顯小路,據李瑞宗老師的書上寫,可通往白糸著點,可惜我們只走了一小段便不見路跡,只好回頭。(圖可參考李瑞宗『原風景,日治太平山p.266』)








離開直接從這邊上切,發現發送點上方有一小平台,是倒塌的制動機房及鋼纜固定點 (5個直立木的固定結構)的位置。




好完整的固定點!!!!






13:45 回程,不走原路,直接上切

14:00 回到人行步道

走回停車場後,把水裝好,騎車往16.5k附近停車,背重裝下切


抵達山桐子溪線鐵道紮營。

16:00 安好營後,出發去找舊白嶺索道發送點。沿著鐵道往東走。不過此時已大霧


16:08 抵一大平台,到處晃晃,有些許日治時期的罐罐。

續往前,便被一小深溝阻斷,但有一橋柱,橋柱上還有釘子。後來發現疑似有路往上面走,發現水泥固定點,這裡應該就是舊白嶺了。


由於霧濃看不清視野,無去比對舊白嶺的舊照片(李瑞宗『原風景,日治太平山p.272-274』,加上細雨不斷,決定明早再來看看。


16:45 回到營地








Day2


早上輕裝再去一次舊白嶺,抵達大平台

沿著昨天發現的坡道上去上方平台,去看昨天發現的固定點

固定點有兩邊







往下方的小腹地發現有舖在地上排列木頭,疑似是往前延伸的平台木架,可惜今日清晨仍視野不佳,無法根據舊照片遠眺下方的索道著點(中間)。

過了小深溝,爬上溝後的平台,邊坡上的罐罐更多了,再往前則是崩塌地且有水從中流過,往上爬發現砍伐的遺跡,還有鋼纜繫在大樹上,我們很努力的想要比對出舊照片上發送點鳥居架的確切位置但始終無法肯定。






6:15 返程,回去背重裝,上切回公路16.5k處

接著我們先放一台機車至16K~15.5K間髮夾彎反光鏡的地方,再騎車到約20K的地方


7:20 出發,沿著馬路往下走一點後,便往東去接稜線下切

8:05 接上鐵道前(白糸線),是大片的芒草、倒塌工竂與非常多的罐罐垃圾。鐵道上小休

8:15 沿鐵道往南,先去白糸著點







8:22 前方芒草茂密的崩塌溝,下切至溝底,有水




濄溝後,沿著碎石崩塌地往上爬一小段後,再切往邊坡。




8:45 接回鐵道




9:00 懸空鐵軌,要從旁邊的岩壁腰繞

腳點小岩壁又光滑,雖有舊繩可拉但仍有點恐怖,故山友又架了一條繩比較能安心通過。





9:08 白糸著點







索道固定點的水泥結構,還有著半倒的鳥居架,順著索道的方向遠眺上方的發送點,再往前又是阿雜崩塌了,心裡想著:不知還能不能從這裡走到上平聚落呢?(李瑞宗『再凝望,戰後太平山p.109』



固定用的枕木竟然還在!!



9:30 原路返程

10:10 回到 8:05休息的地方,續行往北

10:15 上方疑似平台,上去晃晃,有些碎玻璃


10:35 進入平緩U型溝  (我覺得這邊很漂亮!!! 照片有點難拍出,影片可以看的出來 )

之後鐵道有一小段是懸空架在山壁邊緣,下方有超清澈水潭





這段鐵道只能走在架高的鐵軌上,山友很挫,甚至四肢趴跪著走過去

我走起來,鐵軌踩起來很穩,而且不是哪種細細一條的,所以走起來很OK
同伴當然更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一聊起來,我比較害怕的是去白系索道前的濕滑岩壁,但山友反而不覺得那邊可怕

看來每個人害怕的地形都不太一樣啊~~~


(同伴感覺都不害怕,不列入討論範圍,哈哈)








11:04 經過二根木柱,是門柱嗎?




11:25 溪溝水源,補一下水




11:37 路左一磚造房屋






11:40 倒塌工寮



11:45 半倒的機關車庫與2台機關車(碰碰車),週圍也是雜草叢生還有咬人貓;前方平台則是垃圾區,上方平台是招待所。






我們逛完後便在招待所的平台上吃午餐



12:17 續行

12:35 前方接近溪溝路斷陡峭,開始高繞




12:50 繞至上方見一小瀑,竟有鐵桶,從小瀑上方通過邊腰繞邊坡,往下找路看能不能回到鐵道上





13:00 又遇一小瀑

13:10 再經一小水源,可見下方的懸空鐵軌,從溝往下



13:17 接上鐵道

然後開始一大段荒煙漫草,努力鑽鑽鑽,臉和脖子被刮得好慘




終於鑽出來啦!!!!

13:32 白嶺索道發送點






房屋已不復見,只剩索道運轉的機械曝露在荒野之中,機械後面則是索道固定點的位置,而鳥居架聽說也倒在下方的草堆之中了(太阿雜了,懶得去找了)


13:40 離開。其實這裡已經離馬路很近了

13:47 反光鏡停機車處








還有時間,決定去把蘭台著點也去走走


騎往公路11.5往11K之間的髮夾彎後找地方停車


15:00 往東下切

倒底是多久沒人來了,沒有路跡,也鮮少布條(聽說之前不少人來呀)

完全被草淹沒根本看不到地上,腳踩下去直接到膝蓋,只得小心冀冀前進,深怕一不小心就踩空或是被倒木拌倒


15:25 幸好逐漸脫離被草淹沒的路段,布條也比較多了點,看的到地上的感覺真好


15:40 蘭台(白嶺)著點,沒有停留太久(因為蚊蟲很多),拍了拍遺構之後便回程了







16:16 回到停車處

再騎車回羅東火車站還機車,坐上客運回台北啦~~~








下一篇:




沒有留言: